夏季表演藝術無國界 肢體與接觸即興工作坊
【台南訊】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透過表演藝術季的舉辦,每年邀請來自歐美地區的表演藝術菁英蒞校指導,積極耕耘南台灣的藝文環境並與國際接軌,今年已經邁入第3個年頭。我們的努力今年再度獲得文建會的肯定,得到了表演藝術類的計畫補助,讓南藝大暑假綻放表演藝術的光芒!
通識教育中心蘇一志主任表示:「南藝大師生活力充沛、個個才華洋溢,可惜本校並無舞蹈系或戲劇系,學生在表演藝術這塊沒有獲得很好的整合與啟發。所幸獲得校方的經費挹注,尤其感謝李肇修校長的鼎力支持,讓我們成立了班芝花劇團,劇團每年推出一檔製作,在2009年的創團首作《劇場‧行為‧重組》、2009年於無米樂社區演出《田間戲》、2010《烏山頭之愛-八田與一》、《片刻之詞》等,屢次展演佳評如潮,也讓學生除了在專業領域有所發揮外,習得第二專長。未來我們將更努力的經營,開創南藝大的新特色。」
在今年的暑假,特別由本校表演藝術學程董桂汝老師邀請目前任教於英國拉邦舞蹈中心、英國當代舞蹈學院、郭思密斯大學及英國獨立舞蹈中心—英國知名舞者Simonetta Alessandri與Rick Nodine,帶領為期5天的「肢體與接觸即興工作坊」。能夠同時邀請到這兩位優秀的表演藝術工作者來台授課,機會難得,也因此報名參加本活動的學生十分踴躍。他們願意犧牲美麗的暑假時光,返回南藝大沈潛修練、接受名師的指導,這個融合了肢體、舞蹈、音樂表演的訓練課程,提供這群學員跨領域的實務訓練,增加國際合作的交流的經驗。
本工作坊運用大量身心學費登奎斯(Feldenkrais)的肢體感知來做為動作的基礎,慢慢的發展肢體動作與空間的作用關係並探索費登奎斯的動作路線來牽動不同的肢體動作來尋求個人獨自的肢體探索。在探索的過程中內在動覺的感知將會被引導到與外在空間和時間的結合及運用來創造新的肢體學習方式。
課程的另一個特色就是從接觸即興的研究手法開始,逐漸進入有組織性的當代舞蹈課程,混合即興創作的發展與探索肢體動作的方式和編排過清楚的肢體複雜的美學,並將重點導入在細緻的身體感知和靈敏性,並且重於能量的運用,以整合及歡樂和創造性的態度來探索音樂與動作的結合。